「解釋」不是解決方案

「解釋」不是解決方案

「解釋」不是解決方案


志明告訴妻子春嬌,他即將關閉自己的網際網路銷售公司,因為這家公司倒閉了。春嬌問為什麼,志明嘆了口氣說:「因為經濟的關係…」

春嬌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但是三年前,當你開公司的時候,經濟狀況是更糟的。」

志明說:「是的,但是現在的人不一樣了,他們對經濟的反應與三年前不同。」

春嬌說:「那為什麼會發生呢?」

志明笑著說:「那是因為網際網路的關係...」,然後在接下來的十分鐘裡,向春嬌講解人們如何不再互相交流,這是基本問題。

春嬌認真聆聽,然後她說:「但是志明,那只是讓你的業務不能成功的障礙之一。如果我告訴你,我們需要丟掉一個孩子、因為他的年紀越來越大了的話,你該怎麼辦?」

志明凝視著春嬌:「妳在取笑我。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關掉公司。我會回去和我爸一起工作。」

春嬌說:「但是你討厭為你爸工作。」

志明說:「是的,但這是我必須做出的犧牲……」

春嬌看著志明說:「志明,自從我認識你以來,這已經是你第三次這樣做了。當你開始做某件事時,你會開心個幾年,然後你就會找到放棄這件事的藉口。」

志明說:「那不是真的。這些不是藉口,而是事實。」

春嬌說:「我覺得很害怕的是,你什麼時候會決定我們的婚姻太辛苦而不得不放棄?」

志明瞪了春嬌,然後走了出去。他去酒吧買酒。一個女人坐在他旁邊,說:「你看起來沒有很開心。」

志明說:「因為我的妻子不了解我……」

志明是個聰明人。他可以為任何事情找到理由和藉口。他的解釋聽起來合乎邏輯,但是他的解釋無法解決問題。這些解釋只是將這個問題被隔離開來。志明只是在使表面的症狀合理化,而不是正面面對困難的根源。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顯然,他的生存取決於想出正確的答案,而不是找藉口。簡單來說,志明無法取得可以完全解決他的問題所需的資訊。或更準確地說,資料其實就在那裡,但志明接觸不到。

志明需要的資訊與經濟、網際網路或其他人無關,而與他自己的情緒以及他對生活中一般挑戰的反應有關。這些資料被記錄在他意識不到的範圍內,稱為「反應式心靈」。它是被隱藏起來的,但是如果志明知道如何搜尋它,就可以使用它。

1950年,人道主義和哲學家 L. 羅恩 賀伯特出版了一本書,名為《戴尼提》,該書立即成為《紐約時報》的暢銷書。為什麼呢?因為《戴尼提》首次為人們不喜歡、不想要的情緒之謎提供了全面的研究。它是合乎邏輯且可行的答案,且不需要服藥、冥想或催眠。《戴尼提》是一種任何人都可以用來幫助自己和他人重新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方法。

《戴尼提》把了解和控制你的「心」的方法還到你手裡,而這是你本來就具備的能力。

擁有並閱讀《戴尼提》。